EL檢測訊光伏產業鏈利潤豐厚環節,硅片當屬其一,其在造就巨無霸明星企業的同時,也吸引了一眾新玩家集結。
2020~2022年瘋狂的擴產潮下,硅片數據均首屈一指,僅今年上半年,擴產規模便高達400GW+。
龐大的產能數據下,硅片龍頭之爭尤為激烈,行業洗牌激蕩行進。
雙雄稱霸
隆基、中環等10家主流單晶硅片企業的產能數據,截至2021年底,僅這10家企業的單晶硅片產能便達到367GW,2022年預期奔向600GW+。
無論是產能數據亦或市場份額,隆基、中環可謂牢牢固守著“雙雄稱霸”的戰局。財報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底,隆基單晶硅片產能達105GW,也是至今首個產能破百的硅片企業,2022年目標產能150GW。
另一大龍頭企業中環2020年與隆基的產能差距最大達到30GW。但與此同時,中環祭出兩大“殺手锏”,一是于2019年發布G12(210mm)超大尺寸硅片,再次掀開硅片尺寸之爭;二是2020年混改完結,TCL集團入主,中環由國企變身民企。至此,中環開啟產能“加速度”。
2021年2月,中環發布公告,于寧夏銀川投建50GW(G12)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及相關配套產業。該項目于2021年3月開工,預期今年底前投產。
2022年5月,中環再度調整募投項目,將原計劃投入“集成電路用8-12英寸半導體硅片之生產線項目”中的剩余募集資金全部用于“DW四期項目”的建設,新增年產30GW太陽能光伏硅片(G12)產能。
據中環披露,2022年硅片產能預期達到140GW。值得重視的是,保障原材料供應,中環豪擲206億大手筆“殺入”上游多晶硅環節,擬于內蒙古呼和浩特投建12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,以及半導體單晶硅材料及配套項目、國家級硅材料研發中心項目。
到2022年底,僅隆基、中環兩大巨頭,單晶硅片產能將近300GW。
“新貴”突圍
在上述10家主流硅片企業中,晶科、晶澳、阿特斯3家垂直一體化企業的硅片以自供為主,產能穩步增長,而雙良、高景等“新貴”則正以產能狂飆快速突圍,第三大獨立硅片供應商競爭激烈。
事實上,新玩家的刺激因素不僅僅是雙巨頭,同行效應同樣驚人。以上機數控為例,2019年上機數控通過全資子公司弘元新材料進一步拓展光伏單晶硅業務,至此形成“高端裝備+單晶硅”雙輪驅動模式。2019~2021年,上機數控營收三年增長825%,單晶硅營收占比也由2019年的31%增長至2021年的99%。
目前,令市場側目的硅片“新貴”當屬雙良和高景。其中以多晶硅生產設備馳騁光伏行業的雙良節能于2021年2月設立子公司雙良硅材料(包頭)有限公司,正式開展一期20GW大尺寸單晶硅片業務;2021年6月,首根大尺寸單晶硅棒成功出爐;2021年10月,大尺寸單晶硅棒已實現小批量設備調試。
接下來,雙良開啟了密集“接單”模式,從2021年10月至今,雙良拿下潤陽、愛旭、正泰等11家企業超900億硅片長單,提前售出超101億片+4萬噸硅片硅碇。
在投資者交流平臺上,雙良回復,2022年力爭具備50GW左右產能的投產條件。除包頭一期、二期分別20GW大尺寸單晶硅片外,雙良聯合宇晶股份、永新新材于江蘇鹽城投資25GW大尺寸硅片項目。
與此同時,被供不應求環繞的雙良再次豪賭,進軍光伏組件領域,擬于包頭稀土高新區投50億元建設20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,一期5GW計劃建設期兩年。
另一個備受市場關注的硅片“新貴”高景,背靠IDG 資本等諸多資本豪強,“高景速度”有目共睹,其于2020年12月與珠海市國資委簽署協議,總投170億元建設50GW大尺寸單晶硅片項目。今年6月,高景30GW硅片滿產,待2023年第三期滿產后,珠?;睾嫌嫻杵a能將達50GW。
高景還將在四川宜賓建設年產50GW直拉單晶硅棒和30GW單晶硅拉棒切片項目,分三期建設。疊加宜賓基地,高景硅片總產能將達80GW,直追第一梯隊。
此外,展現巨大野心的還有清電能源集團,據悉將在新疆哈密市打造光伏硅基示范產業園,包含60GW單晶硅拉棒切片項目,一期10GW單晶硅拉棒切片項目預計2023年投產。
伴隨新玩家的蜂擁而至和瘋狂擴產,硅片價格戰在所難免,但在當下火爆的需求下,時間后延,但行業洗牌箭在弦上。